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世间还欠霍金一个诺贝尔奖

来源: 瞎说金融 2019-04-11 14:15:59.0

来源:科技日报

  有关黑洞性质的所有论辩、怀疑、争吵,一直都是名副其实的理论战,因为双方辩手都只能拿到间接证据。

  这是科学史上的最令人无语的一件事。在没有任何直接观测辅佐的情况下,关于黑洞的数学模型却完善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我们为啥要耗费人力财力去研究这个——这个所有的证据不过都是算出来的一个东西?”门外汉的问题问了三十年。

  答案:因为黑洞它就在那里。

  在我们所有人头顶,在几乎每个大星系的中央,黑洞无声无息的盘踞、吞噬、辐射。当天体物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可以对黑洞视而不见。

  绕不过,除非我们不想让科学向高阶迈进。

  科学既不会忽略小到无法体验的粒子,比如中微子。也不会避开大到超过想象的物体,比如黑洞。

  “煤库里找黑猫”没那么容易。不过现在,一张行星级观测网铺就而成。它温柔,比任何独立设备都更“了解”黑洞;它强大,能达到足够分辨率来区分光被拉入黑洞时的状况。拜其成全,从来都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黑洞将“眼见为实”。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物理现象还很可能阐明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间的巨大矛盾——众所周知,这二位“不和”已久,皆因我们找不到一种既是宏观又是微观的东西——而黑洞,恰好兼具大尺度宏观物体形态和小尺度微观量子理论的特性。      

  天地间奇事多,莎翁这句话用来描述宇宙再好不过。当我们的探测技术越来越卓越,却依然不会觉得宇宙谜题正在消减,反而会发现它更多的无法理解之处。

  而黑洞,是充满谜题的深渊。它作为“未知”的化身,某种程度上也试探了人性恐惧的底线。

  相比猛兽虫蛇,“不确定性”有史以来都是人类最大的胆怯。但是,从敢于夜半走出栖身的山洞,到坐上火箭奔向30万公里外的月球,所谓进步,都是在挑战每一个“未知环境”中取得的。

  人类不过是“生活在一颗普通恒星的行星上的高级猴子”,现在却敢于摆出地球口径的望远镜,窥探这个宇宙最大的秘密。

  没法不激动。只是很遗憾,打这个比方的霍金已不在,世间还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本文来源:新浪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
分享到:
  • 在不把微商整顿一下那么你的微信产品真的很危险了 微商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货 骗来骗去都是骗的身边好友 可恨又可恶 抵制微商封杀微商
    08-30 19:02

用户推荐

换一换
  • 肖子坤

    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次年末进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从事交易员对大资金投资调配控制。擅长应用江恩、波浪理论与技术形态指标,结合国际基本面分析市场走势,以短中线操作为主,实战经验丰富。

  • 道哥论道

    道哥的互联网创投思考,关于互联网,关于新媒体,关于创业,关于投资,关于新商业,关于人工智能。

  • 经济情报网

    投资决策,情报先行。

  •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人类已经无法阻挡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的影响

  • 科技金融资讯

    分享最前沿的科技金融资讯,这里不仅是搬运工还是创造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