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数据 正文

如何避免被大数据“杀熟” 专家:改变信息失衡

来源: 大数据小王子 2021-07-16 13:21:36.0

杜绝大数据杀熟,要从严格执法方面入手。有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电子商务经营者要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应当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IDC圈

科技发展让人们进入数据化、智能化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解决大部分需求,只需通过手中智能手机就能完成。当然,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也被数据化了,这也让一些企业利用信息优势对消费者“杀熟”。近几年,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屡屡为人们关注。

同一平台、同一时段、同款货品,下单价格竟有较大差别,令人费解的是,多付费者还是平台的熟客。据报道,用户分别使用自己的-会员和普通会员账号在同一电商平台购买同款商品,结果发现,会员账号不仅没享受到优惠,反而需要比普通账号支付-高的价格。北京市消协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被调查者表示曾被“杀熟”,而网购平台、在线旅游、网约车类移动客户端或网站是“重灾区”。近年来,类似大数据“杀熟”现象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摄图网_互联网的大数据(大数据杀熟)

如何杜绝大数据“杀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奇平研究员认为,大数据“杀熟”源于互联网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因此,要杜绝大数据“杀熟”,需要从改变信息失衡入手。一方面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让用户全面了解有关信息;另一方面是从服务评价权方面取得实质突破,改变买家相对卖家的权利不对称。

相关专家表示,杜绝大数据杀熟,要从严格执法方面入手。有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要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于消费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可适用价格法及其配套法规。同时,平台订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运营者故意隐瞒价格差异、诱导消费者订立显失公平的合同,可根据合同法进行处理。

此外,针对消费者维权难问题,可尝试引入公益诉讼机制,由法定机构或组织代表公众维权。可探索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创新,由电商平台自证“清白”。大数据“杀熟”既是对消费者个体权益的损害,亦是对消费者群体权益的侵害。因此,在消费者维权的司法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主动作为、开拓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 在不把微商整顿一下那么你的微信产品真的很危险了 微商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货 骗来骗去都是骗的身边好友 可恨又可恶 抵制微商封杀微商
    08-30 19:02

用户推荐

换一换
  • 肖子坤

    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次年末进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从事交易员对大资金投资调配控制。擅长应用江恩、波浪理论与技术形态指标,结合国际基本面分析市场走势,以短中线操作为主,实战经验丰富。

  • 机器人007

    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分享科技行业资讯前沿,让未来在这里发声,开启智能新时代

  • 机器人之心

    最新最全的机器人行业资讯,聚焦机器人投顾动态,关注机器人行业技术革新,机器人创业者

  • 猫哥笔记

    猫哥笔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旅游优质攻略,旅游中的小常识!

  • 道哥论道

    道哥的互联网创投思考,关于互联网,关于新媒体,关于创业,关于投资,关于新商业,关于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