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老友记
文/周宇浩
继今年3月拿到7.5亿美元后,新一轮融资又将落入十荟团袋中。
日前有消息称,十荟团正筹备新一轮融资,规模超10亿美元,阿里大概率会参与其中。另有数据显示,从2020年起至今,十荟团已获得五轮融资。
融资提速极为明显,仅在2020年,十荟团便接连完成4轮融资;此前,十荟团的节奏基本是一年完成一轮融资。
提速的不仅是融资。
2020年底,阿里领投十荟团后,“保二争一”一度成为了内部口号, “淘宝十荟1+1,社区团购争第一”的鲜红色横幅,也出现在十荟团的长沙办公室内。
但2020年下半年起,风云骤变。
去年6月起,美团、拼多多等巨头先后杀入社区团购战局,各家“低调而奢华”地开打,社区团购游戏难度瞬间升级为“炼狱模式”。
时隔一年,业内已是“哀嚎遍野”,老三团中的同程生活一夜崩塌,考拉买菜、谊品到家等玩家,更是在巨头夹缝中艰难求生。
十荟团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若融资消息属实,十荟团将完成成立以来最大一轮融资,阿里的话语权也将不断加重,但鏖战之中,十荟团能否觅得“破局解药”?
01“雪中送炭”
今年3月,十荟团进军上海。
上海乃社区团购的兵家必争之地,多多买菜早在今年1月就已开城,而后进的十荟团为追赶巨头速度,也迅速招募上百名BD,开启二次地推,开城时间屡屡提前。
十荟团意欲“拿下”上海这一战略要地。
决胜意志和重金投入收获了回报,最高峰时,十荟团在上海的团点总数超过2万个,几乎与最先进入上海的多多买菜持平。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从5月起,上海十荟团开始大面积关团,“之前开的好多团点,现在都关了,只能BD给团长换号注册,复开。”一位BD表示。
市场竞争下单量下滑,团长失去积极性,单量因而继续下滑,这仿佛成了恶性循环。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十荟团在上海拥有1.4万个团点,但每日交易量在一单以上的“日活跃团点”数量,仅有约1000个。
十荟团单量及市场份额的下滑,不仅发生在上海,还有武汉。
2019年,十荟团进军武汉,与食享会、兴盛优选等展开肉搏,一度占据当地市场份额首席位置。但如今,多多、美团相继进军武汉,十荟团的单量不断滑落。
武汉当地一家冰淇淋经销商表示,自己在盒马集市的日单量超过2000箱,多多、美团每天也有1000多箱订单,“十荟团每天只有几百箱。”
巨头围堵中,十荟团亦是“四面楚歌”。
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曾经“老三团”中的重要玩家,在阿里多轮注资之后,十荟团不可能主动下牌桌,并且只能继续突围。
自去年12月起,十荟团相继进入广西、福建、浙江、辽宁等省,持续加强市场渗透率,甚至部分地区招聘BD“无需面试,上午报到,下午试岗”,招聘负责人更表示,“十荟团全国范围内招收BD,开城只是时间先后问题。”
不仅如此,十荟团在商品补贴、招募供应商、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全面发力。截至目前,十荟团已经开辟了传统电商、餐饮团购等业务。
当然,一系列“大展拳脚”的动作,是需要资本来支撑的。
激烈竞争之中,十荟团的目标也从“社区团购争第一”落到“保四争三”,但其依然需要“弹药”去冲击市场份额,因而融资速度也明显加快。
超十亿美元的融资若到账,对十荟团而言可谓“雪中送炭”,这将是其下一阶段城市扩张和商品补贴的重要“后盾”。
但即便资本到位,十荟团在社区团购棋局的前景,依旧不明朗。
02 解局?
2020年8月,十荟团CEO王鹏曾表示,十荟团要“不受干扰、专注自己,打磨业务、做好体验、保持增长、维持利润。最终形成自己的超高竞争壁垒,让别人打不进来,这才是唯一的突围方法。”
思路和策略正确,但战争格局却常常瞬息万变。
伴随新三团完成对全国各城市的布局,社区团购战争也进一步深入,尤其在商品补贴被叫停后,各路玩家转而在运营、履约端展开消耗战。
例如美团优选,自今年5月起便招聘专员,开启C端二次拉新,对下单的新人顾客当场奖励一份小礼品;橙心优选的BD则被要求,“每开团两天,要维护大团长一天”,而“维护”的主要任务便是帮助大团长提升销售额、拉新用户。
而针对履约,一旦出现问题,多多买菜采取重罚供应商机制,美团优选还要溯源到采购端一同处罚,雷霆手段之下,履约问题成了各家供应商不敢触碰的“逆鳞”。
战局升格至新阶段,巨头都在主打履约、运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地方市场“厮杀”,十荟团怎能防止巨头攻势?
同时,在社区团购的重要战场——湖南,十荟团的渗透率远不及“老大哥”兴盛优选,后者已经将仓配体系深入到湖南的县镇一级,且极为成熟。
显然,十荟团供应、履约环节依然不够成熟,和巨头相比更是有一道鸿沟。
目前,美团优选已经在全国超30座城市布局了生鲜加工PC仓;多多买菜方面更表示,今年希望与优质供应商一道,发力源头直采,或者连接起更大的生鲜批发市场。
这就是十荟团与巨头的直接差距。
在社区团购的激战中,背靠阿里的十荟团并不缺钱,但问题核心在于,伴随各家共同烧钱、扩张的长线比拼中,谁的效率更高。
在社区团购模式中贯彻效率革命、大幅砍掉中间环节,重构新的供销链路,这场战争将是旷日持久的,美团和拼多多都有决心和实力能“走到最后”,但十荟团能“与之一战”吗?
况且,拿下阿里多轮融资的十荟团,更是要向阿里证明自身价值:自己具备与巨头打一场持久战的能力。
因为,对阿里而言,社区团购就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于是乎,阿里布下一盘社区团购大棋:“大一统”的MMC事业群、狂奔中的盒马集市、依然低调的“零小哇优选”……
棋子众多、多路赛马,但跑在最前面的依然是盒马集市和十荟团,前者是“亲儿子”,后者是“核心嫡系”,两支力量又难免会“扯皮”。
例如对于淘宝买菜这一流量入口的使用上,其在部分市场是向盒马集市开放,但也有部分区域接入的是十荟团,还有个别城市是十荟团和盒马集市“并存”。
盒马集市、MMC、十荟团、零小哇……众多品牌支点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甚至于无法“力出一孔”,导致与美团、多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多路兵力如何互相协调前进,这是阿里要思考的长远问题。
于阿里而言,即使MMC事业群成立,先发优势的丧失已造成致命打击,分散且不统一的发展步调,如何推动MMC向前发展?阿里又如何与“嫡系部队”十荟团深入协调?
再反观十荟团,超十亿美元入账必将解决“燃眉之急”,但阿里还会给予十荟团多少次机会?十荟团又是否有能力继续证明自己?
融资能解近渴,但“远忧”还得十荟团自己来解。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文章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