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器人投顾 正文

运用算法解雇员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劳动者的新领导?

来源: 机器人时代美学 2021-09-17 14:15:49.0

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前所未有的加速期,此前普华永道的调查发现,尽管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对未来职场和工作前景保持乐观,但仍有半数受访者认为科技发展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将在未来五年内被淘汰。但据外媒报道,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成为劳动者的新领导,代替老板解雇员工。

作者:界面新闻   来源:今日头条

之前,外媒Game World Observer报道指出,俄罗斯在线支付服务公司Xsolla使用算法解雇了147名员工,原因是算法判断这些员工“不敬业且效率低下”。在这家员工总数只有500人左右的公司,被裁人数占到近三分之一。

在发送给被裁员工的内部邮件中,Xsolla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Aleksandr Agapitov表示,大数据分析了员工在各类办公软件上的活动,发现被裁员工在远程工作是并没有时刻保持在工作状态,因此被人工智能认定为“不敬业且效率低下”。

Aleksandr Agapitov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回应,裁员是因为公司近六个月的增长放缓,增长同比低于40%,因此他和公司领导层决定通过裁员将公司的工资预算支出减少 10%。

此外,他还强调,公司只跟踪员工的工作日志,并没有查看员工是否在工作时间处理个人事务,只是研究了他们参与工作的积极程度,所以Agapitov认为公司没有侵犯员工隐私。

据了解,受到疫情的影响,Xsolla 的工作转移到线上进行,新的绩效评估系统在今年年初开始施行,公司根据 30 多个指标,以百分制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其中关键的评价指标包括:在内部 Wiki 中撰写和阅读文章、创建和关闭任务工单,以及活动的追踪数据和参与内部会议的情况等等。

俄罗斯人力资源专家Alyona Vladimirskaya 认为,在人力资源中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应侵犯员工的权利。“通过网络时间和敬业度而不是数字化工作结果来衡量员工的表现既过时又极其无效”,她还建议被解雇的员工起诉公司的行为。

无独有偶,亚马逊此前也深受算法监控和解雇员工的舆论风波。早在2019年4月,外媒The Verge报道发现,亚马逊通过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追踪监控员工的工作效率,并自动生成解雇指令以此提高生产力。

这套系统主要用于亚马逊的物流中心,每天有无数快递在这里打包、分类和运输。据曝光文件描述,通过这套系统,亚马逊管理人员可以监视员工的打包速度、统计员工离岗时间,如果员工扫描包裹的时间过长,系统会自动生成警告,进行记录,最终可能被解雇。文件显示,有将近900名员工因为被这套系统判定“工作效率低”而被解雇。

据悉,亚马逊为物流中心的员工定下了严苛的工作标准,包括从货架上取下商品之间的硬性时间间隔、工人的休息时间、去洗手间的时间等。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一些工人甚至不得不放弃上厕所。数据显示,有55%的员工表示在亚马逊工作后遭受抑郁症的困扰,超过八成员工表示不会再次在亚马逊求职。

“我们一直从工人听到的反馈是,他们实际上被像机器人一样的对待,因为他们受到这些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批评人士说。

今年六月,亚马逊再度被爆出员工被算法解雇事件。一名63岁的退伍老兵在送货过程中收到一封自动邮件——追踪他的算法断定他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

根据对15名被解雇的亚马逊合同司机的采访,其中四人表示自己被错误解雇,还有一些前亚马逊经理表示,这个基本上自动化的系统无法充分适应司机每天面临的现实挑战。

前管理人员表示,亚马逊知道把工作委托给机器会导致错误和破坏性的头条新闻,但他们认为,只要司机可以轻易更换,相信算法比付钱让人调查错误解雇更便宜。

此外,当司机对糟糕的评分提出质疑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在与真人交流,回复通常只包含名字或根本没有名字,即使有人类管理者最终参与进来,他们也只会草率的评估。

近年来,随着零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兴起让劳动者更多都由自动算法所领导,而不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是否在工作场所被滥用引发了诸多争论,但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部署总体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监督。鉴于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的迅速扩大,更多人开始呼吁看到对人工智能使用限制和监管的转变。

欧盟在对人工智能的限制上走在前列。根据欧盟最新发布的法规要求,任何涉及就业、工人管理和自雇(例如招聘、绩效评估、晋升和终止)的人工智能系统都应归类为“高风险”,“因为这些系统可能会显着影响这些人未来的职业前景和生计”。

欧盟提出,企业要确保人工监督人工智能系统,并关注使用高质量的数据教授人工智能系统;要遵循人工智能系统的使用说明,监控系统的功能并保存记录。对于违规行为,罚款最高可达 2000 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4%。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 人工智能 算法 技术
分享到:
  • 在不把微商整顿一下那么你的微信产品真的很危险了 微商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货 骗来骗去都是骗的身边好友 可恨又可恶 抵制微商封杀微商
    08-30 19:02

用户推荐

换一换
  • 猫哥笔记

    猫哥笔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旅游优质攻略,旅游中的小常识!

  • 机器人时代美学

    无人汽车,机器人投顾,机器人工场,一个机器人的时代正在走来!

  • 财经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 专业创造价值 关注财经新闻,有趣的时事分析。

  • 旭日期权

    中国期权市场实战派,中国第一个交易股票期权先驱者,为您提供期权方面的最新消息和动态

  • 道哥论道

    道哥的互联网创投思考,关于互联网,关于新媒体,关于创业,关于投资,关于新商业,关于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