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二月带你看热点
2023年的全球热门名词,莫过于“ChatGPT”(全名: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了。这款发布于2022年11月30日的聊天机器人程序,本质上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基于在预训练阶段所见的模式和统计规律,来生成回答,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就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实用的“百科全书”。
作为里程碑式的科技发明,ChatGPT一经问世就引来了喜忧参半的热议。喜的是,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全世界人类改善生产与研发,提高自动化;忧的是,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引进,意味着人工职业被取代,失业率将会飙升。
美国著名的投行高盛曾在2023年3月26日发布了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报告,就着重分析了这个问题。根据这份报告,美国现有的工作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工种将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完全自动化。在受此影响的职业中,大约有25%至50%的工作岗位未来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成为“被自动化”的牺牲品。
其中,“被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职业是事务及管理岗位,约有46%的自动化比例;其次是法务,约有44%被自动化;金融业务、社会服务、教育、图书馆等领域,都有30%左右的比例将会被自动化取代。而最不受影响的,也就是“被自动化”比例低于10%的三个工种,分别是挖掘、维修和清扫。
也就是说脑力劳动者面临被取代的风险要远远高于纯体力劳动者。在整个美国经济中,25%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受此报告影响,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野口悠纪雄也对日本的“被自动化”现象做了分析。他不认为美国给出的25%的数据是危言耸听,相反他很支持这个预判,并且认为日本的失业率也有可能会在这个幅度线上徘徊。但同时,野口教授也认为,导致日本失业率大幅提升的直接导火索不是人工智能本身,而是日本所固有的雇佣模式。
在日本,企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缺乏能动性,也不够充分。一方面是日本劳动者在“终身雇佣制”下形成的“从一而终”的就职理念,尤其是一次性退休金的吸引下,跳槽更是让人格外纠结的决定;另一方面也与日本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关。比如,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多次向企业发放“雇佣调整补助金”,就是典型的保守举动。
而人工智能一旦进入职场取代部分工作,必然会释放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如果不能在原有职场上进行有效转化,就会变成剩余劳动力,进而引发失业。但反之,如果行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可以有效联动,促成被释放的劳动力的重新就业,那么新产生的就业翻到会增加总产出,不仅不会导致失业率的增加,还能提高社会经济的生产率,可谓一举两得。
如果是基于这种模式的考虑,野口教授认为,未来即使大范围地引进人工智能,日本的失业率也不会达到美国预计的25%之高,完全有可能控制在7%以内。(作者系涉日业务中国律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钱大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文章评论
0条